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高教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在创新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16:26   浏览次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在创新
2017年01月12日  作者:董奇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创新”成为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关键词。只有从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培养模式和学术组织模式几方面创新,才能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助力。

  关键词:“双一流”;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培养模式

  2015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体现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全会闭幕不久,国务院正式下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从高校学科建设、教师队伍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列出任务单,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新时期国家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的重大布局和战略决策。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高等教育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发展理念,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内涵。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就是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就是要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服务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就是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推进文化传承与弘扬。建设世界一流,就是要牢固树立起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坚定不移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在主要办学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都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既要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又要服务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一所大学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方案》体现了扶优、扶特、扶强的要求,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创新管理方式,有效整合资源,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淡化身份管理,促进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北京师范大学在2012年第十二次党代会就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京师风范”三位一体的战略选择,这是学校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也是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创新管理制度,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当前,制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瓶颈在教师。《方案》把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放在建设任务的首位,凸显了一流人才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流大学要完善多元人事聘用体系,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青年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策导向机制和评价机制,把质量和贡献作为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奖励体系,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团队评价和个体考核并重,鼓励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科、评价所有教师,要完善分类评价制度,进一步试点和推广国际学术评估制度。要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教师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创新培养模式,造就一流人才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而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最核心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和新时期人才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一流大学应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应用人才的摇篮。当前,“互联网+”时代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教育。一流大学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立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契机,推行厚基础、强能力、本研衔接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实施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学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提供可能。创新跨学校、跨院系的协同育人开放机制,构建国际化培养机制和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的经验。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作用,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支撑,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和软环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的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创新学术组织模式,产出一流成果

  大学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位居第28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的科研创新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作出重要贡献。但同时,高校现行的科研体制存在着资源配置“碎片化”,项目重复交叉、绩效导向不全面等问题,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快学科融合交叉,推进协同创新。“十三五”期间,国家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正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一流大学要顶天立地,既要有“高原”,更要有“主峰”,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进一流学科和实施学科交叉项目建设并举的“双轮驱动”学科建设战略,重点建设世界一流“高峰”学科点和“高原”学科群。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需求,善于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项目中发现新课题,寻找新项目,分层分类设立面向学术前沿、关键技术、政府决策和科研产业化四种类型的学科交叉建设团队,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注重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到跨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中,开展高端实质性合作。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取向,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建设一批为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库,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的产业平台,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管理和服务机制,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董奇,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转自《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