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高教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一带一路”中国高校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5日 16:43   浏览次数:

“一带一路”中国高校大有可为
2017-05-04  作者:程方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前沿·“一带一路”与教育使命(二)

      4月29日,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创始成员涵盖14个国家和地区15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联盟的成立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是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行动。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它的成立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大学的使命。——编者

    2013年的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被视为“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或倡议。很快,这一倡议引起了国内国际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响应,并在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赞同,且写入大会决议。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得到广泛认同,就在于其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既蕴藏了无限的创新空间,也会极大地改变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格局,为人类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这一创举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积极意义,使许多拥有古老文明却又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与民族能够在“一带一路”这一新的共同体中,通过独立自主和共同繁荣的和平共处,找到丰富且巨大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极好地协调国内东西部的发展差异,完善改革思路,激活无限的潜力,也可惠及沿线国家,实现在广大区域内诸多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在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构想的发展实践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智库和各类高水平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既要明确“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自身可以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要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价值将远远超出经济、商业、金融和外交等领域,在文化、教育、法律、艺术、交通、科技、宗教、环境、资源、历史等方面,也将产生不可估量和全方位的重大影响。要意识到,中国高校能起到的作用,绝不应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各类挑战和需要,而应是更为积极主动地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进行先行的探索与引领,对各类相关的问题、风险、环境和趋势等进行有效的预测,在多方面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保驾护航。兼具教学、科研和服务等重要功能的高校以及所包含的各个专业和学科,都应该开展和强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智力服务,这将是高校在自身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看准并做出的重要选择。

    纵观我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现有的涉猎和积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是十分缺失和薄弱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兴趣一直被锁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且几乎将绝大多数精力聚焦于对美国的关注,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全方位了解极为不足。由于这些以往的忽略和缺失,“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进程中,会经常感觉到相关智力支持的乏力,也使许多快速推进的经济和外交等行为受到诸多未知因素的制约和掣肘。尽管我们还要注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仍会存在各类关联与作用,但是加强对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仍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当我们的高校一旦对此有所觉悟、有所作为之后,以往的缺失就会得到补充和完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信息和人才支撑也会更加有力。

    在任何伟大事业的发展中,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而在这些方面,高校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除了要加强各专业领域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研究外,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培训出国和来华的各类人员,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也是中国高校当仁不让的重要工作和借力发展的重要机遇。若这些工作得到持续有效地开展,则高校在此项事业中的重要和主导作用将被确立,高校的各主要功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高校在“一带一路”上的优势

    作为一个正在推进并逐步实现的重大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是会遇到各类问题与挑战的。尽管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用了16年的时间通过加入WTO,通过对世界逐渐广泛深入地接触、感受、体验和预测,有了一些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尝试和经验,但是很明显,这远远不能适应事业推进引发的各类需求。因为沿线各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政体、制度、习俗、观念、道德、伦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变数和复杂性,将引发随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会有大量的资讯、情报、预测、应急等事项需要快速、准确、主动、适宜、务实地应对,为此建立各类细化的与整合的智库已成为必须。而在这方面,高校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源、设备资源等优势,使其可以做可靠的支撑。

    此外,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及其科研、情报、预测、交流等部门不同,高等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多地体现出民间性、学术性、多元性、兼容性等特征,因而在不同宗教、不同政体、不同观念、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处理国际关系会有更多、更通畅、更灵活的交流沟通方式。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进行充分深入交流的理想通道,可配合国家做许多有利于工作推进的重要工作,也可以在危机状态下起到缓冲和推进理解的重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与创新尝试,减少因单一模式带来的各类不适应,减少因探索带来的风险。

   促进“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有些学者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和积极实践,学术界和高校需要产生一个与之相应的单独学科或专门领域,且认为时机和条件均已逐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笔者认同这一想法和判断,但还进一步认为,仅有某一对应的专业或学科研究——“一带一路”专业或“一带一路”学——是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伟大事业的,还必须有诸多专业和学科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参与进来。所以,在倡导中国高校关注和融入此项伟大实践的同时,也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政策,激励公立、私立高校自觉、主动、有意识地成为“一带一路”事业的参与者、同行者和利益共享者,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发展、锻炼和探索的机遇,成为在其中能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世界一流大学”。

    可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于每一所中国的高校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可以依托和借重的改革和发展平台。在配合国家战略发展、展开多方面服务的同时,不仅各类高校自身的能力会得到充分和多元的提升,其作用和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专科大学、地方大学,也包括民办大学、广电和网络等便于终身学习的大学等,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适合自身的切入点与生长点。

    对于国家而言,有了这样的能为“一带一路”事业提供各方面服务与支撑的巨大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不仅能顺利、高效地推进工作,也能从多方面更好地激活中国各类高校的发展创新潜能,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拓宽中国各类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其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作者程方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04日第6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