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2023-03-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高等教育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高等教育在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接下来,高等教育将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从何处着手?代表委员对此展开热议。
优化建设布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
当前,我国东部地区高校和中西部地区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高水平大学分布、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距。对此,我提议,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支持中西部高校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重点研发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推动中西部高校内涵式发展,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新一轮中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学科群,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优势学科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强力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中西部特色高校支持力度,争取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
目前,区域、城市之间的高等教育差距较大,高等教育在部分地区的集群化发展,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导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中央财政要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该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产生一批对区域经济等领域发展支撑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学科带动和促进机制。此外,对一些高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立“特区”制度,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适度向地方高校倾斜,在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区分层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分类考核。
用好“指挥棒”
推进高校教育多元评价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破五唯”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一是要针对高校实际,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二是要强调国家需求导向的办学目标,并落实在评价指标设置中。评价指标应注重考查学校发展特色,推动学术、学科、学人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把服务于“四个面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要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加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办学水平做出评价,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评价报告,引导高校建立与分类评价相适应的自我评价体系,以发挥评估对高校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破唯”与“增维”并举,增强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
其次,还要重视市场导向在高校特色和分类发展中的作用,改变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的单向传导。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
现有数字化教育体系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相应评价体系。传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泛在可学”的学习者的需求。国内、国际开放性教育资源涌现,亟需配套多元评价体系。
在人才急需领域,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级改造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领域,探索基于数字化课程单元学习认证的开放文凭和共同文凭制度。更大力度地鼓励国内高校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在规范前提下用好国外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共同促进学习型大国教育新生态的发展。
瞄准科技前沿布局
加强原始创新攻关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城市是大学的后盾,大学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引擎。上海交大以承担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作为契机,依托“大零号湾”,用两个“一公里”把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起来。
首先,推动跑好开头的“第一公里”,从平台战略布局和行动计划上,上海交大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不断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前沿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来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另一方面,做好重大前瞻布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利用学科的综合优势,持续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专项行动,同时瞄准科技前沿,致力于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创新。
其次,打通“最后一公里”。从机制和支撑保障方面,以体制机制的优化和人才培养改革作为切入点,多措并举,致力于消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细绳子”。加强针对成果转化服务的晋升支撑保障,为人才未来发展设立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扬州大学副校长龚卫娟:
瞄准科技创新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提升前沿学科布局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避免单纯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待学科布局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逐步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联动机制。通过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的有机融合,打造推动学科发展的联合研发平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综合运用行政管理、财政政策、社会支持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学科布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在前沿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学科布局中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国家战略布局的总体需要和竞争发展需要,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布局。另一方面,要促进高校学科布局的分类管理机制优化,以重点关键技术攻克为突破口,迅速占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类型学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创新育人模式
贯通人才培养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处主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主任李鸿彬:
聚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探寻构建选才育才的中国模式、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我认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的零星探索,要面向全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实践探索,并建立层层选拔、集中培养的有效机制。
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早”发现上要加强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对于人才早期思维、行为特征的甄别方法和评价体系。在立法层面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合法性,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包括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同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茁壮成长建立良好的通道,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培养的渠道,并重视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拔长板”和“补短板”的关系,对他们的兴趣与特长,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挖掘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
“强基计划”启动实施以来,试点高校由最初的36所扩展到39所,录取学生1.8万余人。各高校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同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志趣,提升选材精准度,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延伸至高中甚至初中,建立生源基地,开设先修课程,让中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大学的教学内容,让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更早明晰方向,引导学生明确并坚定基础学科研究志向。同时,注重保护学生个性,形成特色培养模式,建立适应人才成长的宽容多元的评价机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贯通以本研衔接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基础学科长周期培养。另一方面,国家应重点加大对中西部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面向中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实际或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高校优势提前布局相关招生专业,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