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转自:教育部网站 2013-11-08 《中国教育报》
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源远流长,任重道远。温家宝同志出身教师世家,心系教育,情系师生,对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使命感。在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十年间,他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制定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他深入各地校园课堂,无论是灾区教室,还是农民工子弟学校,都留下了他对广大师生的真切关爱。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专家、学者选编的《温家宝谈教育》一书,内容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全书紧紧围绕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论述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办教育的根本宗旨。从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凸显了教育的民生意义,力求通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2011年8月28日,他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讲话时强调:“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项重大而光荣的历史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上好学。”2012年9月27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今后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教育是民生”的思想,是我们党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崭新阐释,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真正确立。让人民享有发展的成果,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人民的权利,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凡是人民有需求的地方,就是我们要重点加强的地方;凡是人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要下决心改革的地方。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和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
二、坚持教育强国,着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站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教育,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抉择,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温家宝同志高度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反复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的基石。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同志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与教师代表座谈时指出:“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当前而且关系长远,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而且关系社会进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兴国、教育强国。”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中,温家宝同志进一步强调,“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温家宝同志强调,要在总体战略中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无论是在抗击“非典”和抗震救灾的斗争中,还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无论政务多么繁忙,他都一如既往关心教育,把教育作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规定国务院每年定期研究教育工作,要求各级政府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2011年,温家宝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重承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012年,温家宝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要求:2012年中央财政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温家宝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从1993年4%目标提出,到2012年4%目标实现,经过了20年。4%目标的实现,是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近年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鲜明地提出,素质教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主题。
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2009年5月3日,温家宝同志在与清华大学即将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座谈时对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要做到成才报国;要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培养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会学问,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要有才能,做一个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针对我国的教育质量和人才水平还不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不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适应的状况,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我们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学校制度等由来已久,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改变起来绝非易事,也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但要想提高教育质量,不改革肯定是不行的。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经过多次召开教育座谈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温家宝同志围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想和要求。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更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也就是要搞“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要搞“全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
第二,要改变教学方式。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要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第三,要合理设置课程。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第四,要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当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不仅学生压力大,教师和学校的压力也很大。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教育事业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第五,要改革办学体制。一是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行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要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自己的品牌。二是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要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管理和办学模式。三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是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适应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各级各类教育如何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和政策逐步确立。温家宝同志指出,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温家宝同志一直致力于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他指出,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他多次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他指出,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关乎教育公平、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大工程,也是影响未来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问题,要把办好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他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引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一所大学来说,有了好的老师,就像一座大厦有了支撑的柱子一样;如果没有大师,楼盖得再多也没有用。
温家宝同志还十分重视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他反复强调,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农村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他提出,要采取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等措施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尽快使农村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果。2012年,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了64.5%,比2002年提高了27.7个百分点,“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8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2.1%,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推动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比2002年提高42.2个百分点,几乎翻了一番;通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等一系列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普职比接近于1∶1,职业教育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比200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我国正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就要处理好教育发展中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需根据我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层次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继续提高和普及程度逐步深入,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教育公平,人人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等重大论断,阐明维护人民群众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
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他指出,社会公平首先是教育公平,孩子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和希望。要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好学”的问题。他在对待教育公平问题上充满辩证思维,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不主张削峰填谷,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给人民群众合理的选择。
均衡发展是衡量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主要标志。温家宝同志指出,义务教育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差距也很悬殊,由此出现“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新的不公平。加快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其中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温家宝同志的直接关怀下,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并逐步推向全国。2005年开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实施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初步解决了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至此,全国城乡真正实现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亿多名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2011年,温家宝同志进一步指出,为了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下一步要着重解决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温家宝同志指出,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有利于消除贫困、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为每个儿童提供良好的人生开端,是关乎教育公平、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大工程,也是影响未来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问题。
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03年,温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提出要求,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2003年,国务院就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其中一部分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08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2009年出台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2012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0年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2011年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9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研究生。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制度设计不断完善,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标准不断提高,资助领域不断延伸,从制度上基本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和财政支持。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同志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做好孤儿照顾和教育工作。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他来到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语重心长地说:社会上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最值得关注的是困难、残疾儿童,要求社会各界“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信心”,给孩子们一个活泼的童年。他极其关注残疾儿童教育,在2006年“六一”儿童节给残疾儿童的慰问信中指出,国家批准了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基本普及残疾儿童教育目标。他还视察强制戒毒所,看望和接待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患儿,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阳光,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做社会有用的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教育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面,特别是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不但成就了亿万孩子的人生梦想,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六、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温家宝同志高度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9月7日,他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要时刻加强师德修养,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必须办好师范教育,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制度;要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要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地区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表彰。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敬业奉献。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为己任,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才智奉献给培育下一代的神圣事业。二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道德的模范、学习的模范。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进取精神教育和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和决心。三要严谨笃学,追求真知。严师出高徒。教师只有严格教学,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应该诲人不倦地为学生解疑释惑,并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温家宝同志身体力行倡导尊师重教。2006年7月至11月,温家宝同志在北京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四次座谈会,同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教师、校长和教育专家亲切交谈。他提出,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城乡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温家宝同志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制度。2007年教育部直属的北师大、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等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2011年6月17日,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讲话时指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在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使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了可靠保障,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教师。二是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以来共招收7.2万名免费师范生,90%以上的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22个省区市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三是实施“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2006年以来招聘35.6万名特岗教师到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和国家扶贫重点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留任比例连续四年达到87%以上,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施展才华。四是启动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培训了350万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许多农村教师第一次有了进城学习培训的机会。五是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覆盖近百个地级市,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认可,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六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入108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七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计划。到2011年,高校共引进“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171人,占全国总数的64.4%。八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有了大幅改善,近40%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2011年启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十二五”投入26亿元,支持45万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万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这些措施,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并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习和研究温家宝同志的教育思想,要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