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高教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 ——写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2日 00:00   浏览次数:

去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四个必须”和“三点希望”,深刻回答了“办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办好高等学校”这个根本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从高等教育发展内涵出发,着眼质量提升、推动内涵发展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发展思路、政策举措、改革试点,无不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主线,一系列极具创新意识的新实践、新探索在各地各高校生根发芽。

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多种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和“精深通”并行,近一年来,各地各高校不断探索新模式,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契机,多种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2011年起,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自动化、信息工程等4个专业的学生们面临一项新挑战——长达3至6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缺位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习学生由专业院系和实习单位配备双导师,分别在科研和实践能力上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措施。”哈尔滨工程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制定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专门收集了本专业国家专业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校友等多方意见,召开专业行业专家咨询会100余次,提出“基础宽厚、专业突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置理工、经管、人文和外语四个大类和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专业选修平台三个平台。

一个“点”上的创新做法,往往引发一场“面”上的综合改革。在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改革引起社会关注。自2010年起,上海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统一实施了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接受培训者既是住院医师又是硕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在招录的3827名住院医师培训对象中,有702人同时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现如今,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全面推开,工商管理、工程硕士和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类别,均已建立市级实践实习示范性基地。

提高实践能力,教师队伍是关键,实践基地是基础。北京理工大学重视组建实践创新指导教师队伍,设立“优秀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奖教金”,并通过评选年度校内十佳创新实践项目、教师工作量倾斜、实验系列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人事制度等政策,鼓励一批有多年实践经历和热心实践创新教育的教师积极投入实践教学。目前,该校逐渐形成了以罗庆生等教师为主要骨干的10多个大学生创新指导团队。

江西在本科院校开展了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建设工作,建设12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理、工、农、医、文、经、管等学科门类,其中8个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同时启动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的建设经费,建设20个专业技能实训中心。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和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高校加大了投入,提高了实验教师队伍水平,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优化学校小环境,更离不开社会多方支持的大环境。2010年国家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政校企合作突破高等工程教育的瓶颈。2011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及其驻地企业联合成立了工程师学院,还与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等企业合作建立了4个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有效解决学生实习实践可能衍生的各种问题。

最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工程”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行强强联合,导师互聘、学分互认、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武汉高校“同城双星”。这是湖北创新校际、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体制的一个标志性举措。2011年7月,该省17所开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高校还与近20家省内重点化工企业携手,成立了“湖北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以行业为纽带,深入推进校校、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如何对接现代产业集群,强化学科群的集聚效应?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的学科专业与战略产业联盟应运而生。

浙江接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省域内涉“海”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发展,通过扶植、共建、引进等多种形式,使浙江成为国内涉“海”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服务和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基地。

福建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努力形成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工艺美术等7个产业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实施以来,共培养了产业相关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约5.95万人。今年还新增本科专业69个、专科专业73个,增设了一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工业设计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

打通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条通道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纸面上,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各地各高校对此高度重视,动脑筋、想办法,从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工程立项等多方面为创新人才培养畅通道路。

2011年是北京邮电大学特设的“教学质量年”。这一年,学校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师授课的课时费,改善了教室的教学环境,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学质量年”可谓名副其实。

中国农业大学将2011年确定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年”,推进新的十大改革措施:调整招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转专业政策改革;推进考试方法改革;拓展双学位专业改革;开设新生研讨课;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等。

诸多新举措,都是为了响应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高等学校着力深化改革,地方政府也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地”。

2011年4月,内蒙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并将“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深入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列入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启动了2011年至2015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今年已组织开展了教学名师奖和教坛新秀奖的评选表彰活动,并立项建设了100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4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等质量工程项目。

2011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等6个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实施“名校建设、特色专业与创新人才培养、优质课程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九大工程。2011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明确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保障措施,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

贯彻国家要求,兼顾地方特色。各地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加大投入、锐意创新,纷纷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云南省全面实施省级质量工程,在项目设计上,增加了具有云南省地方特色的建设项目——云南省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云南省小语种建设项目和云南省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省级质量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2012年,又分别以1号、2号文件下发有关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建立云南省大学联盟教学资源与网络学习中心,并且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纳入省级二期质量工程统筹实施。

重庆每年新增60亿元发展教育,支持市属高校“质量工程”是其中重要的项目。全市高校累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点73个、国家精品课程7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其辐射效应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潜移默化,高等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推动力不可小觑。

江苏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优势学科建设,一期项目遴选建设了122个优势学科,2011年新增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11年,转化高校科技成果8665项,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服务签订科技合同14178项、成交额42.8亿元。

新疆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加强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2011年至2015年,投入3750万元,重点建设29个基地,进一步引导高校以自治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瞄准国内、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开展政策理论研究,发挥高校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上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这在湖南已经成为历史。在湖南省新近建立的对关键教学环节的省级质量监控制度设计下,组织专家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随机抽查成为常态,抽查结果将正式行文反馈学校,促使学校重视并加强论文质量保障。同时,还组织专家对有首届毕业生的普通本专科专业进行办学水平评估,对评估“基本合格”的专业限期整改,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停止招生并予以撤销,强化高校对新建专业的质量保障。

突破阻碍高教发展的多重壁垒

曾几何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让各自占有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分而治之的行业壁垒面前,高校、科研机构虽然拥有大量学术人才和科研资源,但苦于与产业、市场缺乏内在联系,而使创新更多集中在知识和科技层面,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而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企业身在市场、了解产业,却难以占有足够的人才与科研资源。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体制,进一步破除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既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也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清华大学,有个学校企业合作委员会,如今委员会的成员已经有190多家,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机构90多个。作为国家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吸引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家,辐射近30个城市及地区。“清华大学加强与兄弟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通过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多种形式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和协同创新。

北京交通大学则以实施“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等三项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为抓手,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着力协同创新,汇集各方面优质资源服务人才培养,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一流人才,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得到贯彻落实。

依托中科院的科研资源优势,借优势铸特色,中国科技大学通过“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的“三结合”,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上走出了一条深入、融合的新路子,从数字上便可见一斑。目前,中科大与中科院16个分院(研究院)、14个研究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了20个院系和学科专业、17个联合实验室。常年有200多名研究所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或讲授课程,每年有近800名学生到研究所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毕业论文或专业实习。“‘所系结合’的主要目的是引入科研院所一流科学家和优质科研资源,全过程优化学生成才环境。”中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好地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如何作为?作为湖北省高校中唯一具有鲜明冶金行业背景的高校,武汉科技大学把文章做在了“联盟”上。学校与武钢集团等组成联盟共建的“国际钢铁研究院”,是一个以产业链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转化为目标的高水平产业技术机构,各方今年已投入资金6000万元,并且武钢每年将投入运行经费1500万元。武汉科技大学的目标很明确,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发挥学校在钢铁材料方面的优势,支撑冶金、机械、汽车、造船这个最长产业链上下游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的聚集。目前,学校正在启动建设3万平方米的研究院主楼工程,志在打造跨行业的、高水平的、国际化的钢铁研究与转化机构。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除了协同创新,还体现在对一些长期存在、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下的体制机制提出挑战,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提到督导委员会,在天津各高校可谓大名鼎鼎。自从天津市教委实行“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制”以来,督导委员会专家与高校之间的“亲密接触”日渐频繁,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思路,实实在在地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注入动力。目前,天津市已建立市、校(院)、院(系)三级教学督导机制,大到教育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小到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督导组的评估、检查、监督与指导无处不在。仅在2011年开展的毕业设计专项检查中,督导委员会专家就入校考核199人次,随机抽查了247个班的毕业设计,重点审阅了毕业论文641份、毕业设计161份。

在安徽,突破了机制障碍,改革实践变得更加自如顺畅,“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资源保障”新机制成果显著: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千人培养计划”;安徽大学等10所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试验区内105个企业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框架协议,3年来培养总量已达千人;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办学,根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省教育厅会同省文化厅、旅游局、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体制,加快动漫、旅游、船舶工业、农业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如今,企业在高校建立“嵌入式”研发基地,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安徽已渐成常态。

各地各高校创造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为近一年来高等教育围绕提高质量进行的开拓性工作作了最生动、最具体的注脚。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路上,有昨天、今天,还有更多的明天。春风拂面,带着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我国高等教育背负行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