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没有哪一年像2010年那样汇聚如此强劲的教育改革呼声,没有哪一项政策像教育规划纲要那样凝聚如此广泛的教育改革共识。
纲要实施两年来,中国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每一步前行、每一次跨越也让改革之路面临许多前所未遇的障碍。于是,因发展遭遇问题,以改革推动发展,就成为教育在这个时代必然顺应的逻辑。
中国教育如何在改革“深水区”挺得住、走得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远眺2020年甚至更久远的教育图景以增加前行的信心,更需要直面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为教育改革探新路、开新局。
系统部署教育改革展新局
两年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出台;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尊重民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才能成为撬动现实的杠杆,才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力量。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这轮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以往。
2010年3月,长达2.7万字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这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起草组就明确提出要真心实意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对于新一轮教育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十大改革试点,以此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际,为了加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组织,国务院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组长,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20个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010年8月25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章程》。此后,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陆续启动,教育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国务院对教育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进行科学分解。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任务分工方案,将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分解为190项重点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等11个牵头部门以及49个参与部门逐项负责落实。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逐条制定了分工任务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每项任务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工作安排。
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科学推进,国务院首次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会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委员组成,对应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分10个组开展工作,负责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咨询机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仅在2011年,10个工作组就分赴全国26个省、区、市,开展了55次调研。每次调研,咨询委员都深入教育工作一线,认真论证评议,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引导舆论,为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两年来,在决策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下,围绕教育发展重点和难题问题,以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中国教育改革格局全面铺开——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鼓励高校探索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遴选17所高校启动试点学院综合改革,进行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等方面的整体改革探索。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推进高校录取模式改革,在坚持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
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动高校逐步形成按章程规范管理学校的机制和氛围,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研究制定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这是一场考验毅力和耐力的接力跑。虽然刚刚起步,但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回顾两年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改革步履坚定,正一步步走向深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均已制定实施方案;落实4%目标的政策密集出台,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提取教育资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大学章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7所试点学院启动运行;3所开放大学正式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稳步推进。顶层系统部署,强力推动落实。两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壮丽画卷已渐次展开,宏大格局已初步奠定。尽管未来改革之路仍修远漫长,但极目远眺,已见峥嵘。
有序推进攻坚克难迈新步
2010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425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工作重点由前期的顶层设计转变为过程指导和经验总结阶段
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即确定了“先行先试、鼓励首创、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的落实思路,形成从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
少数重大、关键、敏感的改革事项,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凡是应由各地各校自主探索的改革事项,由地方和学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基本精神大胆试验;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各省市各部门在国家统一设计和领导下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2010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425个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工作重点由前期的顶层设计转变为过程指导和经验总结阶段。对于承担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任务的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来说,首先确立的思路是如何发挥各自职能为教育改革增添动力,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
两年来,摆脱了观念束缚的各级政府,在突破制约教育改革走向纵深的体制机制障碍上也放开了手脚,纷纷以攻坚克难的精神,从最棘手、最热点的问题入手推动改革。
浙江省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积极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争取到13项国家试点项目。同时,浙江还自我加压,结合省情设计实施了31项省级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分类梳理,形成了包含理顺管理体制、扩大教育资源等5个方面的32项分解任务,并建立由省政府办公厅、教育、发改等18个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以县为单位的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
作为国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安徽省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字方针的基础上增加了“统筹协调”4个字。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框架下,全省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和高校分类指导正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已经通过地方立法加大了推进力度。
湖南省树起职业教育质量的“硬杠杠”,从2011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随机抽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三个专业,1619名学生参加。抽查制度马上引起了少数不重视技能训练或缺乏技能训练基本条件的学校的震动。
青海省将改革重点放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上,并把基础教育改革锁定在4个突破口上,即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在民族教育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学前教育等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回望两年来的改革之路,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是一个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过程。教育改革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并以此为重点和方向。这正应了马克思的一句话:“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教育规划纲要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本,同时还是一个风向标,承载着正视现实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推进改革的事业精神。从本质上说,落实纲要就是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引,创造性地开拓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改革
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勇挑重担、积极谋划,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合作,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并深得民心
“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改革攻坚阶段”……当这类说法频频入耳,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接下来的改革之路将越来越多地触碰一些“坚硬”的东西。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恰好对应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面临的“三座大山”——观念束缚、体制禁锢、执行乏力。面对这些根深蒂固的障碍,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就不可能将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直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共识度会越来越低,因为它既涉及观念、体制,也涉及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显然,能否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能否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关乎教育规划纲要落实的成效,也关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这一点,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之际便已达成共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此举也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创新奠定了基调。
群众有需求,地方有愿望,中央给政策,事实证明,这样上下呼应、齐心协力的局面,最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推进,也是突破一切体制障碍的最佳契机。
曾经,高考体制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坚冰,但在这一轮教育改革中出现了变革的曙光。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湖南省今年将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操作考试范围从机械类扩展到电子类、计算机类专业;浙江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办法,在全省14所高校推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作为中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些年,民办教育在体制、经费、招生等方面遇到很多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在大力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要不要扶持民办教育,怎样扶持,都在考验着决策者的胸怀和智慧。
为此,教育部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要求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学校的各类政策,将民办学校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民办学校在自主招生、教师待遇、学生权益、学位审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勇挑重担、积极谋划,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合作,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并深得民心,中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氛围——
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国务院发布学前教育发展指导意见,各省、区、市积极出台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性文件,重点在经费投入、幼儿园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予以推进。江苏镇江推进“城乡一体、公民一体、家园一体、保教一体、玩乐一体”五大改革,实施“孩子入园省心、家长托园放心、教师工作专心、幼儿成长开心、社会择园遂心、扶贫助困暖心”六心工程,着力加快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安徽合肥、浙江杭州等地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办学格局;宁夏彭阳积极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采取结对子、送教下乡、“基地式”培训等途径,使县幼儿园成为全县幼儿教育的“教研基地”和“培训基地”。
为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北京积极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场所;甘肃省把学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建设,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湖北省推出“技能高考”,为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进入高等院校提供了新途径。
为了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浙江温州全面破解民办教育政策障碍,出台“1+9”系列文件,从登记管理、财政扶持、融资政策、队伍建设、产权属性、合理回报、税费优惠、土地政策、治理结构、办学体制等10个方面进行全面制度重建。陕西省通过完善民办学校董事会组织形式、决策程序议事规则,规范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开展民办学校内部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结构和功能调整,全面推动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安徽以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为龙头,坚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政府统筹,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教育活力”的指导思想,着力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能力,着力强化突破关键环节的改革能力,着力强化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化解能力,切实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云南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两个“全覆盖”:覆盖全省129个县,覆盖全省534.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于未享受国家寄宿制生活费补助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寄宿生,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其生活费补助。
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这是改革的必然规律。没有什么改革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如果说理想和激情是改革的原初动力,那么,改革过程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为改革的持续推进凝聚民心、集纳力量,才能不断开创改革的新局面。
这是一场关系民众切身利益,更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改革。中国正面临一场激烈的全球竞争,未来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能否在全球化时代建立充分的实力和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取决于教育,取决于这场刚走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教育改革。走出“攻坚期”,突破“深水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中国教育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然路径,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记者 张以瑾 李曜明 柴葳 高靓)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