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铁饭碗”能解“导师不导”?
2016年05月18日 作者:杨朝清 张立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日,中山大学出台了《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新规明确,凡任职期间未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如学位论文抽查不合格),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违反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者,应报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审议。对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导师任职资格,3年内不再接受其导师任职资格申请。新制度出台后,“导师不导”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动态管理是否能真正激发导师积极性和责任担当?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位业内人士的观点。
动态管理倒逼导师回归本位
只有寻找不同利益群体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动态管理才能对导师形成长期的、普遍的、强烈的行为感召力与约束力。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研究生和导师互动的匮乏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作为知识精英的导师,往往承担着多个社会角色,不可避免会出现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导师很忙”既有导师工作任务繁多等客观因素,也和导师的教育观念、价值排序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那种“一劳永逸”的导师选聘制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道德自觉和行为自律。对于研究生来说,遇见一个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导师是人生的幸运,遇见一个敷衍塞责、“放养”学生的导师是人生的不幸。在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既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也回应了研究生的利益诉求。
法国哲学家福柯有句名言,“一个人,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作品,为何要和导师勾连在一起?在理想的图景里,研究生和导师构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时的评委,也是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教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导师角色扮演的一面镜子。
当下许多高校都会组织研究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好导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践行了“爱的教育”。教书育人离不开责任担当,研究生不仅在学习、科研上需要导师的信仰驱动和价值领航,在生活上、心理上也需要导师的关心和帮助。让导师在岗位上更好地履行职责、让导师切实地负起责任来,既需要他们的“自我救赎”,也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伸展。
实施导师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的“铁饭碗”,有助于激发导师的教育活力;给导师戴上“紧箍咒”,有助于倒逼他们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说到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离不开良性的师生互动。多一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让研究生走出“放养”状态,得到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
导师动态管理尽管初衷良善,在执行过程中也要避免“一刀切”。不论是不同学科的差异性,还是人才培养的规律性,抑或生源质量的复杂多变性,都要求导师动态管理要保留一定的缓冲地带和回旋空间,坚持宽严相济、张弛有度的原则。只有弥合导师和研究生“碎片间的缝隙”,寻找不同利益群体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动态管理才能对导师形成长期的、普遍的、强烈的行为感召力与约束力。
通过互动,让师生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本质上是一种双赢。导师动态管理既是一种“紧箍咒”,也是一种催化剂,有助于让导师和研究生消除距离感和隔阂感,让导师用脚踏实地的付出“实现价值,发挥作用,赢得尊重”。(作者杨朝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导师不应游离于指导责任之外
若学位论文不合格,真正核心的问题是:导师没有落实好“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一规定型角色,尚未参透“第一责任人”中之“责”在何处。
最近,各大媒体频频爆出学位论文抄袭事件,与此同时,众多高校密集发布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与导师资格动态调整“挂钩”的政策文件。更有甚者,学生学位论文不合格将取消导师资格,中山大学此次发布的新规,就是一个典型。
在笔者看来,学位论文问题之所以广受关注,恐怕只因之前一段时期曾被过于“冷落”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导师曾一度游离于指导责任之外。以常理来论,学位论文是凝结着导师与研究生双方的心血、汗水的“结晶”,也是导师指导水平、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最直接体现,甚至是供后来人学习赏鉴的“作品”。然而,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事件频发,严重背离了学位论文的本义,也势必将导师制推到风口浪尖上。
之前很长一段时期,学位论文的合格与否,多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事”。但自从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之后,学位论文“不合格”有了同行专家评议的“公论”。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影响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关系到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事关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论文抽检不合格,固然有研究生本人的问题,但导师亦难辞其咎。于是乎,导师们显示出了对学位论文的极大关切与兴趣。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一共识一直贯穿于国内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类法律法规体系中。笔者认为,若学位论文不合格,真正核心的问题是:导师没有落实好“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这一规定型角色,尚未参透“第一责任人”中之“责”在何处。
从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践来看,研究生选拔、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盲审、正式答辩,整套体系环环相扣,导师有足够多的时机监管研究生科学而规范地撰写学位论文。倘若导师在这些环节上多花些心思,下足点功夫,一篇篇优秀的学位论文自然瓜熟蒂落。于导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而言,各高校遴选导师环节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条件设定不断勇攀新高,上岗培训内容扎实丰富,甚至打破导师“铁饭碗”实施动态上岗,势必使导师群体以强大的心理动力指导好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就导师的责任使命而论,导师应忠实于导师之“资格”,通过耳提面命,以“手工生产”的方式教会研究生为人、为学的基本准则,指导他们在学术研究中“上下求索”,努力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和科研秩序。
当然,考虑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的长周期性、历史性、复杂性,在如何直面学位论文不合格与对导师的处置问题上,宜结合好高校自身办学特色、资源条件、培养制度等现实因素,采取多元化、柔性化、学术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但其不变的核心是,对待学位论文要严格要求,这决不是为难导师们,而是为了帮助导师们时刻铭记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让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学术创新蔚然成风。(作者张立迁,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8日第2版